全港唯一取得《香港傑出服務證書》的生意買賣公司
銷售熱線: 62217485
Whatsapp: 62217485
 T: 62217485
 W: 62217485
 全港唯一取得《香港傑出服務證書》的生意買賣公司
》 最新消息 》 消息詳情

 
2024/03/30
折舊和攤銷是什麼?

折舊是什麼?
折舊(Depreciation)是一種將固定資產(有形資產)的成本,按照使用年限或預期壽命進行分配的方式,代表一項資產的價值被用掉了多少。資產折舊可以幫助公司從資產中獲得收益,在資產使用的每一年支出一部分成本,若是沒有將折舊問題考慮進來,會影響公司的收益。公司在購買一項資產時,最初可能會支付全部的現金,但資產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幫公司提升收益,因此在財務報表的顯示上,這個費用會以折舊來分攤。
舉個例子,大家會明白理解到為什麼有折舊這東西。假設有公司在今年投資了一間老人院,購買了所需設備,當下花費1000萬元,這設備可以用10年後價值歸零,設備能幫公司在未來創造更多收入,若公司買了設備後,年淨利是800萬元,那麼1000萬元的花費,如果全算在第一年的費用支出,大家覺得合理嗎?
如此一來會變成:第一年 淨利-200萬、第二年 淨利 +800萬、第三年 淨利+800萬…。表面看下好像也沒什麼不對,也符合公司的現金流狀況,但第一個問題是如果這個設備投資金額極高,那第一年負的帳面盈餘,似乎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盈餘能力。
第二個問題是,如果10年以後這設備要報廢,需要買新設備,那賬面又會再次出現劇烈的波動。一但使用這種計算方式,財報的結果很可能會造成企業與投資人不願意大額投資。這時,如果轉變一下想法,把1000萬的設備成本,分攤在未來10年,每年100萬,這樣一來公司的淨利會變成:第一年 淨利 +700萬、第二年 淨利 +700萬、第三年 淨利 +700萬…。這數字似乎就能更精確的反應公司的獲利能力,但問題在於這並不是實際的現金流入/流出狀況。
折舊(及攤銷)的理念,就是將原本前者的計算,變成後者。這些每年發生的成本,我們就把它稱為折舊。讓企業的損益表上能夠更精準的反應企業盈餘與價值。補充:此上案例是以損益表說明,如果是以紀錄現金實際出入的現金流量表,1000萬元的花費仍會全紀錄在現金流量表第一年的費用支出,但損益表因為分攤的關係每年都有100萬費用支出,實際上並沒有現金流出,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上會加回100萬直到分攤結束。
看完上面這例子大家可以明白,折舊就是將公司的資本投入,從一次性的支出,在會計帳面上轉變成多期的成本支出。折舊不代表實際的現金流出,但仍然會減少公司的收入,因此折舊將成本分攤到一段時間內,讓公司的損益成本更加合理呈現,有些調整方式也能讓企業有節稅效果。

攤銷是什麼?
攤銷(Amortization)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分攤到特定時期的方法,通常是指資產使用壽命的過程,無形資產是指對公司相當重要的非實物資產,例如:專利、商標、版權、商譽等,但實際上無形資產如果大量產生,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溢價併購而產生的。
解釋一下無形資產概念,對公司來說,花了股東或者債權人的錢,無論是去投資或研發,最終這些錢都消失了,變成一些不實際存在的無形資產,但在資產負債表上你不能說你把股東(股東權益)和債權人(負債)的錢都弄消失了,仍必須記錄錢花去哪裡,因此在資產欄位就必須記錄成專利、商標、版權、商譽等等項目。所以會計上,無形資產講的是你花掉的一些成本,用成本衡量它的價值,儘管它可能完全無法變現。
攤銷在財務上的計算和意義與折舊完全一樣,就只差在折舊是用在有形資產、攤銷是用在無形資產上。攤銷通常以直線法來計算,代表資產在使用壽命內,每期支出相同的金額,而使用攤銷法支出的資產,通常也沒有任何轉售或殘值(剩餘價值)。
例如一間公司花了6萬元獲得一個專利,而這個專利將在10年後到期,專利是一種無形資產,所以要在到期日前的10年內進行攤銷。採用直線法攤銷計算,要在一段時間內以固定比率將成本計入費用,該公司每年對專利的攤銷費用=6,000元(即6萬元÷10年),代表這個資產每年將貶值6,000元。不過專利只是舉例,現實財報中最多、影響最大的攤銷項目仍是併購產生的溢價(商譽)。